模考

2025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086)科技与人文

批判工具理性:技术若仅追求效率、利益,忽视伦理与人的情感,可能异化为压迫工具。科技与人文的平衡:真正的进步需兼顾技术创新与人性关怀(如医疗科技挽救生命、AI伦理保障公平)。历史与现实的呼应:从工业革命到数字时代,人性始终是技术的“指南针”。

名校 人文 作文 模考 科技 2025-05-06 06:19  13

2025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083)人生之“凡与奇”

平凡是社会运行的基石,需尊重与保护;非凡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需鼓励与包容;二者辩证统一,共同推动文明前行。论证方向:从历史维度(如四大发明与普通工匠的关系)切入;从现实维度(如“大国工匠”与“科技突破者”的协同)展开;从未来维度(如人工智能时代对“平凡”与“非凡

名校 人生 作文 模考 奇人 2025-05-05 20:07  11

2025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062)智慧不会感到孤独

罗素的观点,强调的是智慧的包容性与超越性。智慧的包容性是指智慧能够理解并接纳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事物,从而消除孤独感。智慧的超越性是指智慧能够突破自我局限,与万物结合,达到更高的境界。当然,对“智慧”和“孤独”的理解,应该不停留在“聪明”与“孤单”这种层面。

名校 作文 模考 道家 罗素 2025-04-29 18:57  12

2025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030)“向上向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劝导人向上向善的思想理念,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推己及人”“兼善天下”“利济苍生”等。向上向善的文化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思想向上、行动向前、心中向善的自觉与自省。向

名校 作文 模考 张桂梅 复兴中学 2025-04-22 06:35  13

2025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020)人们期望展示给他人的理想化一面

材料指出社交平台上的个人形象往往是人们期望展示给他人的理想化一面。这一现象反映了当代社会人们对自我呈现的一种普遍追求和选择。这涉及到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关系问题。每个人都有其现实存在的状态,但在社交平台这一公共空间中,倾向于将自我进行美化和理想化,这是对自身价

名校 作文 模考 社交平台 真实的自我 2025-04-19 07:27  13

2025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018)站在一百楼,眼里只有万里河山

在一楼,“我”能听到别人的指责,因为“我”与指责“我”的人基本上处于同一个高度,听见批评是不可避免的;到了十楼,“我”与指责者已不在同一个高度,十个楼层的距离让“我”听不清别人的指责;而站在百楼时,“我”与指责者已经拉开了百倍的差距,眼中只有万里河山,而来自于

名校 作文 模考 河山 万里河山 2025-04-19 07:11  10

2025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1012)青年更应不断更新自己

材料首先提及人应像茶树一样不断更新自己,进而将焦点聚焦到青年群体在当下更应不断更新自己这一观点上。核心关键词是“青年”与“不断更新自己”,强调青年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持续自我更新的重要性,其中“不断更新自己”可以涵盖知识、观念、能力、心态等多方面内容。

青年 名校 作文 模考 茶树 2025-04-18 09:03  10

2025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987)对传统节日的联想和思考

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历经千年之久,依然存续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春节更是一年之中最隆重的节日,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有一些原本重要的古代节日——寒食节、重阳节、冬至等,却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西方的愚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节日,则步入寻常百姓

名校 作文 模考 联想 节日 2025-04-12 07:44  10

2025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986)“盲区”

本作文为命题作文,盲区。材料给出了盲区的定义,即盲区指探测或观察不到的地方,也指认识不到或被忽略的方面。另外还对盲区进行了分类举例,举出知识的盲区、认识的盲区、情感的盲区,还可以联想出理性的盲区,价值的盲区等。虽然是命题作文,但是开放性强,给了学生很大的发挥余

名校 作文 模考 盲区 李清 2025-04-12 07:38  12

2025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981)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为人处事亦然

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引用了法国作家福楼拜关于文学的比喻,将文学比作炉中的火,强调其传递与共享的特性。但题目的精髓在于“其实,不仅是文学,为人、处事亦如是”这一句,它拓宽了话题的范围,将文学领域的思考引申到为人处世的层面,提示考生要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理解和思

文学 名校 作文 模考 福楼拜 2025-04-11 07:03  13

2025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963)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

对于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考生需要理解“种一棵树”代表着什么,“最好的时间”和“现在”之间是什么关系,这句名言表述的重心在哪里等等。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如果你十年前种了一棵树,那么现在你就可以有丰厚的回报,如果你错过了十年前,那么现在开

名校 作文 模考 韶华 一棵树 2025-04-06 07:33  13

2025年全国名校模考作文(961)“学习”和“劳动”

有人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到来比作“盛夏的大雨”,“在我们还来不及撑开伞时就扑面而来”。对此,有人忧虑重重:我们学习还有什么意义,我们劳动岂非劳而无功……但也有人信心满满: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它都依赖人类的设计,都是人类智慧的延伸,学习、劳动永远在路上。

学习 名校 作文 模考 人工智能 2025-04-05 08:14  14